二次元手游活动社区

为救弟病多次辞官,杜牧竟这样做兄长!

4894

《李德裕文集校笺》(全三册)

大和九年,杜牧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,迁至洛阳,其唯一传世手迹所书《张好好诗》即作于这一时期;杜顗也在李德裕贬袁州后改授京官。

[唐]杜牧《张好好诗帖 》(局部),故宫博物院藏

好景不长,开成二年(837)杜顗的病况急转直下,几乎完全失明,因而辞官客居扬州。当然,他已预见李训、郑注与宦官之间的争斗将致祸乱,在这一年与兄皆远离京城,逃过了甘露之变一场劫难。杜牧请到眼医石公集一同东下为杜顗医治,因为告假超过百日,只得弃官。他在扬州禅智寺陪弟弟养病期间曾写下《题扬州禅智寺》一诗:

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

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

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

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

再次来到扬州的杜牧显然不似当年潇洒快活,而是在弟病沉重与前途未卜的双重压力之下多了几分寂寥感伤。此后为了生计,杜牧携二人从扬州南渡到宣州入幕,途经金陵,写下了《杜秋娘诗》,“女子固不定,士林亦难期”,由杜秋娘坎坷的命运联想到自身生命的无常。同时代的李商隐与杜牧惺惺相惜,对此诗推崇备至,称“杜牧司勋字牧之,清秋一首《杜秋诗》”(《赠司勋杜十三员外》)。

开成四年春,杜牧上京任左补阙,但京官俸薄,旧产多失,只能到浔阳将弟弟托付给守江州的堂兄杜慥,分别时执手而哭。开成五年冬至会昌元年(841)春,杜牧请假到浔阳探亲,希望接弟弟回京,而杜顗不愿拖累兄长,依旧随杜慥移官至蕲。会昌二年,杜牧外放黄州,又为弟寻到名医周师达,但周师达诊断后认为无可医治。弟兄协商决定杜顗前去投靠时任淮南节度使的堂兄杜悰,最终在扬州安家置业,不再谋求治眼。

扬州大明寺

到大中二年(848),杜牧先后治黄、池、睦三僻远小州已达七年之久,终于获得返京任官的机会。作为祖上世世代代的京城人,杜牧不仅视长安为家乡,更是实现经邦之志的热土,正常情况下他是不愿意主动离开的。然而仅仅隔了两年,他便辞去吏部员外郎的职位,出守湖州。为此他连上四启请求外放,文中每陈弟弟杜顗聪明隽杰及其失明的遗憾、求医的艰难与生活的困苦,希望到江南为刺史,一家骨肉,四处安活。“是某今生可以见顗,而顗不能复见某矣,此天也,无可奈何。某能见顗而不得去,此岂天乎!”(《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》)读之令人悯恻。

不幸的是,杜牧到湖州不满一年,大中五年,杜顗就去世了,年仅45岁,杜牧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。随即杜牧内迁考功郎中,终官中书舍人,玄宗时中书省曾改称紫微省,因此杜牧又称“杜紫微”或“杜紫薇”。巧的是他曾撰《紫薇花》一诗:

晓迎秋露一枝新,不占园中最上春。

桃李无言又何在?向风偏笑艳阳人。

那不争春的紫薇花正是杜牧晚年政治态度的真实写照。不久后,杜牧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,临终前他自为墓志铭,甚至焚烧了十之八九的手稿,可见已了无牵挂。

[宋]卫升《写生紫薇》,台北“故宫博物院 ”藏

杜牧有《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》一诗,已不可考作于何时,用简捷朴素的语言寄托了对弟弟的思念与无微不至的关切:

远信初逢双鲤去,他乡正遇一阳生。

樽前岂解愁家国,辇下唯能忆弟兄。

旅馆夜忧姜被冷,暮江寒觉晏裘轻。

竹门风过还惆怅,疑是松窗雪打声。

杜牧、杜顗棠棣情深,不在苏轼、苏辙兄弟之下。杜牧诗文中常常流露出衰世的悲凉感,除了对时事政治的失望,应当也有弟病带来的哀伤色彩。杜顗在完全失明后却并未感到愤懑,而是“安泰自如,令人旁读十三代史书,一闻不遗,客来与之议论证引,听者忘去”(《唐故淮南支使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杜君墓志铭》),展现出极为豁达的人生态度,应当也感染着他的哥哥,推动他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趋于淡泊。在惯常的文学史表述中,杜牧的种种生涯决策都根源于他内心对官场纷争的厌倦,弟弟的病只是导火索,但或许后者才是那个更优先的原因。杜牧人生天平的砝码始终更多地放在给弟弟治病一边。

《杜牧诗选》(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)

中华书局版《杜牧诗选》由浙江大学胡可先教授选注,从杜牧现存五百多首诗中选取了167题共185首脍炙人口、广为传颂的篇章, 着力于杜牧诗的个性特征,力求从较多的层面精选杜牧具有代表性的诗篇。选诗主要出自《樊川文集》,偶出《外集》《别集》,皆为能断定是杜牧所作者;对作者存疑的,如著名的《清明》诗,胡先生考证为许浑所作,因而不收。

在唐代诸名家中, 杜牧是生平资料留存较多的一位,编年也成为整理杜牧诗的一个重要方面。本书选诗按时间排序排列,参考了缪钺《杜牧年谱》及吴在庆、郭文镐等学者的研究成果,有助于读者沿着杜牧的生命历程理解他的诗歌创作。

本书对每一诗撰有内容丰富的评析和注释:评析包括每首诗的写作时间、写作背景、特色、后人评价等,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;注释则重在解决字词难点,说明典故含义,有时略作串讲,参考了清人冯集梧《樊川诗集注》、朝鲜刻本《樊川文集夹注》及缪钺、周锡馥、朱碧莲、吴在庆等前人注本和谭黎宗慕《杜牧研究资料汇编》。以下附上本书对杜牧著名的翻案咏史之作——《赤壁》的评析,请读者先睹为快吧:

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
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
武宗会昌二年(842),杜牧出为黄州刺史。黄州有赤壁矶,牧曾游此,有感于周瑜赤壁之战事而作诗。诗中赤壁,并非赤壁之战时周瑜破曹操之地,只是借黄州赤壁抒怀古之意而已。这首诗表明杜牧对赤壁之战的看法,认为周瑜之胜出于侥幸。如果不是东风相助,孙吴霸业将成泡影,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会形成,整个历史也将重写。诗亦隐寓作者怀才不遇的情绪。全诗豪迈俊爽,峭拔劲健,最能代表杜牧绝句的特色。同时议论精辟,对宋诗影响很大。刘永济《唐人绝句精华》211页:“大抵诗人每喜以一琐细事来指点大事,即如此诗二乔不曾被捉去,固是一小事,然而孙氏霸权,决于此战,正与此小事有关。家国不保,二乔又何能安然无恙?二乔未被捉去,则家国巩固可知。写二乔正是写家国大事。且以二乔立意,可以增加诗之情趣。”

我心目中的最美杜牧诗

有奖互动

杜牧诗中,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,哪一句?
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并写下你选择的理由,我们将抽取点赞量最高的三位朋友,送出价值88元的《江山如有待:唐诗宋词日历(2023)》一册。

近期,中华书局推出了“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”,旨在精选历代诗词作品中最经典、最具美感的作品,让更多的读者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。

“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”部分品种

曾子说:“以文会友。”孟子说: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”如果你想学习杜牧的诗词,如果你对杜牧的作品有独特的感悟,欢迎你来参加“经典诗词云共读”活动。加入群聊,与编辑、诗友一起,共赏诗词之美。

添加中华书局企业微信“孔壮壮帮你选书”,发送“《杜牧诗选》”,与更多的诗词爱好者相会吧。

言必有据,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的杜牧诗歌选注本。

《杜牧诗选》(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)

胡可先 选注

978-7-101-16002-4

48.00元

内页欣赏

(统筹:一北;编辑:思岐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【心得】德巡線分享 @戰艦世界 World of Warships 哈啦板
“郢爯”铜印